磁性法檢測殘余應力的原理及特點
發布時間:2021-09-24 點擊次數:次
磁性法檢測殘余應力是根據鐵磁材料受力后,磁性的變化來評定工件的內應力。
磁應變法是利用鐵磁材料的磁致伸縮效應來測定應力,即在應力作用下,鐵磁材料的導磁率或磁阻發生變化。
材料在應力作用下,產生磁各向異性,導磁率作為張量與應力有著一定的關系。
利用該原理,磁應變法可以用來測定某點的主應力大小及方向。
三維殘余應力測量:根據趨膚效應,改變激磁頻率可確定不同層深的殘余應力加權平均值,根據不同層深的加權平均值,可計算出應力梯度及沿層深的分布曲線。
然后通過三維應力靜力平衡方程,采用差分法可計算出其余三個應力分量。
磁性法檢測殘余應力僅適用于鐵磁材料,且對材質比較敏感,每次都需先標定。
由于在測試過程中存在一定的累積誤差,故精度不高。
但其設備結構簡單、易于操作、性能穩定,特別適用于現場條件要求不嚴格的地方使用。
目前,磁性法主要用來檢測焊接殘余應力,同時在去應力處理的熱時效和振動時效方面也有一些應用。
JH-60應力磁測系統可無損測量一定層深的殘余應力;配置筆記本電腦和相關測量分析軟件,實現在線或離線自動測量和分析,海量存儲,更適合于工業現場的檢測。